首页
乡村振兴看幸福丹巴 | 一亩田的“金钥匙”:丹巴县丹东村中药材种植的乡村振兴实践
2024-09-18 15:37:54
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数:
27次
字号:
收藏
打印
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温馨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在丹巴县丹东镇丹东村,一亩田不再是简单耕作地单位,而是一把开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今天记者来到丹东村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探索川贝母种植如何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以及“一亩田”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

早在2022年川贝母首次采收的时候,我们就走进过丹东村的川贝母种植基地里,当时的产量大概在500公斤,产值是100万。如今两年过去了,又到了川贝母的采收期,我们再次走进丹东村,看看如今川贝母怎么样。

公司负责人石菊莲:我们的规模从之前的30多亩地,现在增加到了120多亩地,今年的产量大概是在1吨多,产值大概是在400万。我们用工的需求也从之前每天二十几个人到现在平均每天是四十几个人,单纯的务工费支出大概是60多万,相较于以前,带动了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从2018年开始,甘孜佳源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就入驻丹东镇丹东村,流转了260多亩土地建设标准育苗大棚,进行中药材野外大田种植,以…为主。相较于传统作物种植,“一亩田”种植川贝母的收入最少可达4万元,这与种田“一亩顶多赚个五六百”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让村民们的笑容更加灿烂,腰包也更加鼓胀。

之所以选择在丹东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尤其是川贝母这一高价值品种,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川贝母不仅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稳定,而且种植周期与收益远超传统作物,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一亩田”种植中药材不仅提升了土地的经济价值,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

丹东村村民株尔下:我是丹东村的村民,我们这一年可以在这务工100多天,早上9点钟上班,下午6点钟下班,一天能挣100块钱,每天工作就是锄草、挖贝母、挖羌活。

丹东村的实践证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亩田”还有不小的潜力可挖。丹东村的中药材种植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在丹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川贝母的种植走出了丹东镇,在全县开始试点铺开,让“一亩田”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中药材种植带来的红利。

公司负责人石菊莲:除了我们自身的规模扩大以外,还在全县开始试点铺开,全县现在有4个地方,分别是在格宗镇的格宗村,东谷镇的永西村和拔冲村,巴旺乡的水卡子村,总共加起来的面积大概是在150亩地。

在丹巴,一亩田不再是简单的土地,而是一片充满希望与机遇的“金色”田野。川贝母种植的成功,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未来,丹巴县将继续深化中药材种植,探索农业与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一亩田”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亮丽风景。